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碳交易-碳減量

聯合國最新氣候報告:制訂碳價 可大幅度減低排放
碳交易市場機制不完善 反而不利保護原生林
碳交易制度如何挽救森林
對抗CO2大挑戰 種樹是最有效的方式嗎?
一棵樹500元傳承40年 環品會盼全民護地球

心得感想:
當今的溫室問題真的很嚴重,他的起因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碳的排放量過多,這雖然不見得都是人類錯,但人類的活動的確加速其惡化,導致人類的生存越來越不易。因此規定的條約出現了,要求各個國家遵守。
碳的排放控制方法各自都有它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控制住排放減量的目的,但是是否可以真的實用真的是一大課題啊。

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13週-上台人次與題目

我們這次上台報告的人與題目
陳旻萱 38號 生質能源
徐靜怡 39號 ??
方文邑40號 生質能源
陳柏全 41號 生質能源未來發展之希望
謝孟君 43號 生質燃料(生質能源)
羅玉珊 44號 生質燃料 好or壞?
黃芊微 46號 生質能源
邱德誠 47號 生質燃料(生質能源)
張佩玉 48號 生質能源之五則新聞與心得
楊雅儀 49號 第13週‧生質燃料 - 觀後心得
張力云 51號 誰說我只能吃-生質能源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風力發電的潛力
風力發電成長快速 美國居全球領先地位
雲林風力發電 地方盼重視漁業生態及回饋
台灣發展風力發電的迷思
風力發電
心得感想:
  風力發電的確有助於我們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他的轉換像能有待商討,在荷蘭也許真的適合,但是在台灣的效率卻不怎麼顯著。花費大量的資金建造、大量土地的占用、沿海生物的影響都值得再三考慮。不該一窩風的說好就去蓋。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生質能源

前瞻2007之綠色能源:四階段推動生質燃料 落實能源會議

拿來吃還是拿來開車? 生質燃料風吹出穀物爭霸戰

兩種生質燃料 排放更多溫室氣體

碳交易的主角-油加利樹

美國提倡回鍋油提煉生質柴油
心得感想:
現在各國都在響應生質燃料來取代部分的汽油或者完全取代。老實說真的很期待,生殖能源的引進,從代表時代先驅的的汽車到日常所需的發電廠供電都變得省資源又環保。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聖嬰現象對環境的影響

閱讀資料:
環境小百科-聖嬰現象:擾亂全球氣候的異常現象
東南亞天災 反聖嬰作祟
反聖嬰增強 下半年氣候異常擴大
澳洲面臨乾旱 將召開解救水資源危機峰會
氣象 全台低溫 下探18℃
心得感想:
聖嬰現象對環境的影響真是不可小覷,海水的溫度會影響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覺得好神奇喔。因為暖流的影響造成火災、洪水、颱風....這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又不能預估時間,也不能預防。這算是自然現象吧!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地震對環境的影響

2005年印尼地震 造成大量珊瑚礁死亡
火山地震島建核電廠 印尼反對勢力波瀾壯闊
泰專家預測大地震 毀滅性海嘯將直擊新馬
新潟大地震震出核安危機
環境十大新聞
感想:
地震帶給人類,自然的異變影響盛大且深遠。人類的建設因此動搖鬆落,海嘯、山崩、人的傷亡財產的損失;自然的生態如海嘯後大面積海水密度、混濁度改變甚大,部分生物也面臨傷害大災難,例如:珊瑚。海底地殼變動造成的海底生態變化更大。

2007年11月4日 星期日

澳洲-藍山國家公園

澳洲旅遊景點 澳洲藍山國家公園 Blue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區位
絕對位置:南緯33.261083度 東經150.189972度
相對位置:澳洲 新南威爾士州 大藍山地區
藍山國家公園屬於大藍山地區 ( The Greater Blue Mountains Area ) 座落在新南威爾士州境內﹐該區域擁有7個澳洲國家公園﹐包括藍山公園.在2000年被列入自然類世界遺產。海拔1000 – 1200公尺,每年降雨量1400 – 1500毫米。藍山全地區生長著龐大的原始叢林和亞熱帶雨林。藍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那裏有藍色的霧,這個景觀的形成是由澳洲的國樹尤加利樹排出來的油被太陽照射接觸到而使整個藍山發出淡淡的藍霧。藍山公園裏有90種不同品種的尤加利樹及超過400 種的動物種類。 白人探險家 Blaxland,Lawson和Wentworth首次發現藍山是在1813年,可是早在14,000澳州原住民(Aboringies)就已經來過藍山。藍山內藏有許多古老的營地,斧頭刻出來的條紋,石頭雕刻,石頭做的生活器具都一一出土。今天,這些保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都被完整的保留在藍山裏。

澳洲藍山的三姊妹岩
想要攀登藍山可從南邊的Great Western Highway出發,一路上還會經過藍山的標志就是三姐妹峰。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別叫做 "靡愛倪", "溫拉" 和 "甘妮杜"。這三位姐妹出生在Katoomba部落,很不幸的是他們三人同時愛上了山下Nepean族兄弟三人。這是有違異族縮怨與規矩,不被父輩首肯,後來因為他們的戀情而引爆了兩族的戰爭。當時有一位巫師為了保護三姐妹免受戰爭的威脅就把她們變成石頭。然而最後巫師卻戰死,剩下守山谷的三姐妹岩,因此三姐妹岩成了藍山最聞名的名勝。藍山裏三座岩石分別為922公尺,918公尺和906公尺。
澳洲藍山的美景
藍山的北路是從North Rdye的M2公路出發,經Richmond上山。藍山北路上還有Mt Tomoh植物園。除此之外還有藍天裏的Mt Wilson也是個觀賞拍照的好地點,在春天的藍天公園裏有櫻花、桃花、海棠花,秋天的藍天公園有楓葉、白樺、落羽杉。
藍山除了美景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可提供觀光客遊玩。在藍山公園裏的Lithgow乘坐懷舊蒸氣火車暢遊,沿著藍山河岸或是在藍山的森林內騎馬,驚險刺激的攀岩,在藍山峽穀底部500公尺的觀光步道,搭乘藍山的空中纜車,它在距離谷底300米的高空行駛500米左右以後再返回。只要是沒有極高症的旅客們都應該去觀賞一番。最後藍天公園裏還有號稱世界第一的傾斜角52度的輕便台車,它行駛的海拔高度差有650米。
喜愛觀賞大自然神奇的景觀的朋友們自然不能錯過藍山公園裏的Jenolan Caves。它是由8個洞穴組成,洞內的鐘乳石形狀奇特,像垂暮一樣從洞頂垂落。往更底下走還有讓人嘆為觀止的地下湖,在洞穴的內部都有觀賞專用的步道,並且都有良好的照明設施。

資料來源:澳洲旅遊景點 澳洲藍山國家公園 Blue Mountain National Park
圖片來源:網路個部
強烈推薦網頁 你可以知道不同的藍山公園喔!
本人覺得 ㄅ棒^^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約旦-佩特拉古城



佩特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絕對位置: 北緯30度19分20秒,東經35度27分5秒
相對位置: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
佩特拉古城,峽谷中的城市
佩特拉 ( 希臘語 :πέτρα, 阿拉伯語 :البتراء)是約旦的一座古城,位於安曼南250公里處,隱藏在阿拉伯谷東側的一條狹窄的峽谷內。 佩特拉一詞源於希臘文“岩石”(petrus)。
很可能《
舊約全書 》中稱的“塞拉”(意義也是岩石),即摩西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 但也有學者認為《舊約》中的塞拉只是指石頭,而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 死海古卷中,佩特拉被稱為“Rekem”。

建築
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聞名。這裡的岩石呈
褐色紅色 、淡橘紅黃色紫色綠色等。 各種不同顏色岩石的扭曲岩層形成了岩石表面的螺旋形和波浪形的顏色曲線。
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 峽谷最寬處約7米,最窄處僅2米。
2004年一家倫敦的建築公司正在此設計一條造價二百萬英鎊的遊客過道。
古城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岩上的宏偉的
卡茲尼神殿 。入口有羅馬柱,殿內有聖母像和壁畫。另有一座能容納兩千多人的羅馬式的露天劇場,舞台和觀眾席都是從岩石中雕鑿出來。 城中還有許多寺院、住宅、浴室、墓窟等,大多鑿山而建。

歷史
佩特拉通常被認為是納巴特王國的首都。它北通大馬士革 ,南經亞喀巴灣可到印度洋紅海 ,西面是加沙 ,東面的沙漠背後是波斯灣
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時候建造的尚無定論。根據其中陵墓半
埃及希臘的樣式估計,佩特拉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之後,很可能是托勒密王朝時期,即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 。公元前2世紀末,隨著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的衰落,納巴特王國開始興盛。公元106年 ,納巴特王國被羅馬帝國軍隊攻陷,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3世紀時,可能是由於薩珊波斯帝國的崛起和紅海海上貿易的興盛,作為陸路交通要塞的佩特拉漸漸衰落, 7世紀被阿拉伯軍隊征服時,已是一座廢棄的空城。 11世紀十字軍東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統治該地一個多世紀。 13世紀末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到過此地。 1812年瑞士人J.L.伯爾克哈特是第一個描述該地的歐洲人。


現狀
佩特拉現有100多名居民,一部分仍然住在洞窟裡。
1985年 12月6日佩特拉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1989年電影《 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後的十字軍 》中印第安那·瓊斯到此地尋找聖杯 ,使佩特拉蜚聲遠播。
2005年 5月, 秘魯馬丘比丘成為了佩特拉的姐妹城市。 兩個城市都在所屬文明中有著中心地位,並因此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Peru-高山上的咖啡

相對位置:安第斯山脈
絕對位置: 南緯6.773716 度 西經76.376953度

安第斯山脈綿延整的秘魯, 橫跨了約 3/4 的面積。祕魯每年產量約 3 百萬袋阿拉比卡咖啡 ,全部為採水洗處理 。主要種植地區包括位於 Lima 東方的 Chamayo 山谷、北部區域、及安第斯山脈的東西兩側山坡上。





名稱 / 等級可分為下列幾種 :

1.
Hard Bean

2.
Chanchamayo







日曬過程也可稱作自然過程,基本上這是最古老、最單純、及需要最少機械工具的方式。

當咖啡果實從山上採收下來後 , 接下來的就是去除果皮及果肉以取得的咖啡豆 。 主要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 水洗及日曬。但最終決定因素在於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可以使用。有些特殊的精品咖啡同時採用日曬及水洗的兩種方式。

首要的步驟就是先分類及清理乾淨。未成熟的、過度成熟的、受損的咖啡果實會先被挑出。同時,夾雜在果實中的樹枝、樹葉、泥塊、石頭也會一並移除。篩子通常會用來處理此初步的分類。

咖啡果實會放在太陽下曬乾,通常放在水泥地上或架高的草蓆上。日曬的過程約 3~4 週。在日曬的過程中,會使用耙子將咖啡果實翻動數次以均均受熱及防止果肉發霉,晚上時則須加以覆蓋以減少晨露所帶來的濕氣。當果實曬到含水量達到 12.5% ,咖啡果實就會被收集起來並放值於儲藏桶中。當要出口前,咖啡果實會經過去殼機一次去除曬乾的果皮、果肉、羊皮紙、及銀皮。最後,咖啡豆會用人工或機器做分級及包裝。

過度日曬的咖啡果實會造成咖啡豆較易碎裂 ,而造成太多不良豆。而日曬太少的咖啡果實由於含水量過高,較易腐壞及受蟲害。

日曬咖啡程序被廣泛的使用於與巴西、非洲及亞洲的咖啡輸出國。日曬的咖啡豆可讓咖啡的口感較為較為甘醇及濃郁。 日曬後的咖啡豆顏色會較偏向淡綠至淡咖啡色。

日曬處理的咖啡特性為濃厚及順口的口感、甜美的果甜味。


資料出自:
STARLIGHT

2007年10月14日 星期日

India-舞蹈



印度的舞蹈淵源流長
印度的舞蹈淵源流長,可追述到4000年前的吠陀時期,經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關於舞蹈的記載,印度史詩《薄家梵歌》『摩訶婆羅多』 和《羅摩衍那》更不泛有關舞蹈的記載。其中2000多年前以梵文寫就的《舞論》則是世界上最早關於舞蹈的論著。印度三大天神濕婆神Siva不僅是創造和破壞之神,亦是舞蹈之神,印度舞蹈藝術家對濕婆神莫不敬偎萬分;印度廟的彫刻莫不和舞蹈瑜珈為藍本 。如今印度人可說是舞蹈之國,無論何時何地,你都可以看到人們載歌載舞,從宗教聚會、喜慶宴會,都少不了唱歌跳舞,反應在印度電影中務必滲插多首的MTV歌舞就不足奇了。因此,在印度無論男女老幼,只要有一塊空地,大家聚在一起,打鼓擊樂,就聞樂起舞。旁遮普地區的民族舞蹈—邦戈拉舞原本只是一種慶祝豐收的舞蹈,人們聚在一起,舞步時快時慢,易學有趣,如今印度人只要結婚不論在印度和海外幾乎少不了跳彭戈拉舞,如今透過海外移民,在歐美印度裔多的大學每天還舉辨邦戈拉舞比賽;經由印度電影的流行,印度電影中舞蹈風糜世界,如今寶萊塢風的舞蹈也在台灣逐漸嶄露頭角,尉然成風。傳統上印度少女必需要学會藥草,燒飯煑菜外,其中可是舞蹈。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邦的少女們在月圓之夜,三五成群聚集於院落之中跳舞,歌頌愛情;而在古甲拉地和拉佳斯坦在九夜節時,連續九天大跳竹節舞,年輕男女除了迎接天神,也借機找到合適的未婚伴侶,因此,未婚男女對跳竹節舞趨之若鶩。印度地大物博,民族複雜,宗教多元,不同的地區、民族、不同的宗教,印度教、錫克教、穆斯林、不同的慶典、不同的宗廟和舞蹈歷經幾千年,發展出數不清的部落民族舞蹈,地方舞蹈和8種非常獨特的古典舞蹈,因此,舞蹈決對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度的舞蹈不僅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亦是宗教息息相關,特別是印度古典舞蹈,除了卡塔克舞蹈被稱之為宮廷舞外,幾乎算是宗廟之舞,因為這些古典舞蹈僅能在廟堂中表演給婆羅門和神看,是神和人的介面;如今這些古典舞蹈固然已走出廟堂,但仍有很多傳統的禁忌和規範的。

資料引用自:http://blog.roodo.com/2006indianfestival


相關資料: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18/content_445486.htm&sa=X&oi=translate&resnum=2&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5%258D%25B0%25E5%25BA%25A6%26hl%3Dzh-TW%26lr%3D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ottawa-賞楓大道

絕對位置:北緯45.425579 西經75.701187
相對位置:渥太華 總督運河周圍 國會大廈周邊
《美洲加東八百公里》
秋季漸濃時,我喜歡沖泡一杯熱紅茶,加上幾滴神奇的加拿大楓糖漿,讓茶湯釋出迷人的香氣,入喉盡是甘美。可以提煉出糖漿的糖楓(Sugar Maple),就是加東雙省最常見的楓葉樹種,感人的是,只要氣溫驟降,這些分布於加拿大東岸兩省,綿延八百公里「賞楓大道」上的糖楓、紅楓、漆樹、白樺木、銀楓、美洲山毛櫸,一夜間,就從翠綠變為金黃、橙黃、深紅、酒紅、粽紅,山巔水邊楓情無限。
這條賞楓大道主要由四○號、四一七號和四○七號公路串連了安大略省的多倫多、渥太華,魁北克省的蒙特婁、魁北克四大賞楓名城,並銜接安大略湖、尼加拉瀑布、千島群島、阿岡昆省立公園、聖羅倫斯河、洛朗區、夏洛瓦區等等度假勝地,旅人既遊覽安大略省的英倫浪漫和魁北克省的法式優雅,同時又能欣賞曼妙的島嶼風情和美麗的湖光山色。
雖說加東一年四季都美,但老實說,稍縱即逝的秋色最銷魂。沒有十天半個月很難遊盡的楓葉大道,初訪者不如慎選旅行團,讓專業玩家幫忙過濾、精挑精華景點;至於舊地重遊者,則建議租車漫遊,走走停停,隨興自由。

  因為渥太華最吸引旅人駐足的景點,幾乎也就是支撐渥太華這個城市運作的原因:國會大廈、總督府邸、國家畫廊、文明博物館、總督運河、皇家鑄幣局……。在政治上,渥太華以地理的優勢,均衡地照顧著英法兩個不同語系的人民;在文化上,藝術風氣鼎盛的渥太華,更稱得上是全加拿大的櫥窗。在渥太華市區走上一遭,正是了解加拿大對於國家、政治、主權和民主觀念最好的途徑。
總督運河 最佳散步路線 渥太華市區觀光,地理上大概可以分成兩個區塊,一是國會大廈周邊,其次是越過渥太華河到胡爾(Hull)區。除此之外,總督運河則是最佳的散步路線。不管是在清晨還是黃昏,秋天的楓紅在質樸穩重的古典建築間,如火焰般燎燒著、在鏡面般的運河上倒映,簡直讓人分不出真實和虛幻的分界。過了這個季節,從更北方吹來的風雪會將河水凍結,想要再體會真實和虛幻並存的美感,又得挨上長長的一段寒冬。
 以常民生活為尺度所建造出來的大格局裡,兼具了小市民和步行者的視野。在國家要員宏偉的宅第旁,拐進小巷,就看得到居民在自宅側牆繪製的美麗壁畫。這是旅人秋日在渥太華散步特有的華麗遭遇。(http://www.dajiyuan.com/)


我覺得這個網頁很棒 因為沒法複製或儲存圖片所以就給網址囉 > <











資料來源: